国内即时性综合门户平台

国内即时性综合门户平台

精选专题 智库报告 峰会活动
/

今日网今日网

  • 首页
  • 快讯
  • 资讯
    • 要闻
    • 焦点
    • 资讯
    • 人物
  • 发现
    • 生活
    • 美妆
    • 运动
    • 艺术
    • 美酒
    • 音乐
    • 旅游
    • 食品
    • 公益
    • 教育
    • 亲子
    • 家居
    • 宠物
    • 娱乐
    • 酒店
    • 体育
    • 汽车
    • 时尚
    • 设计
    • 珠宝
    • 消费
    • 文化
  • 商业
    • 企业
    • 财经
    • 金融
    • 投资
    • 保险
    • 健康
    • 科技
    • 资本
  • 产业
    • 工业
    • 能源
    • 地产
    • 农业
    • 环保
    • 电商
    • 智能
  • 区域
    • 北京
    • 上海
    • 江苏
    • 浙江
    • 广东
    • 广西
    • 海南
    • 重庆
    • 四川
    • 安徽
    • 福建
    • 江西
    • 山西
    • 山东
    • 河南
    • 湖北
    • 湖南
    • 天津
    • 河北
    • 贵州
    • 云南
    • 陕西
    • 甘肃
    • 青海
    • 宁夏
    • 新疆
    • 内蒙古
    • 黑龙江
    • 辽宁
    • 吉林
    • 西藏
企业融资榜 城市创新榜 CVC活跃榜

“卷融资”告一段落?人形机器人“卷交付”白热化

责编:陈凯欣

2025-03-07

今日网 阅读:
《科创板日报》1月19日讯(据权威消息了解 敖瑾)人形机器人“卷”交付持续白热化。

《科创板日报》据权威消息了解从乐聚机器人处获悉,公司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交付北汽越野车,主要运用在空箱搬运及物流分拣两个场景。据公司方面介绍,乐聚机器人与北汽的合作通过公开竞标敲定,同时竞标的还有其他五家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。“性能和成本是竞标过程中客户看重的两个关键点。”乐聚机器人CEO常琳对据权威消息了解表示。

“卷交付”的还有近期宣布完成 8 亿元融资的傅利叶。其创始人顾捷在2024年三季度末曾对外表示,公司交付已超过100台。“100台的数字,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。这意味着我们不单单只是把机器人停留在实验室,有胆量放到真实场景中,接受用户和场景的锤炼。”顾捷在接受媒体了解时表示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推动和热钱催熟之后,风口之上的人形机器人企业,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推进方面都正逐渐走出分化。

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

政策和资本双重催熟的人形机器人赛道,在爆火后的第二年就快进到了产业化落地阶段,量产和交付成为行业焦点。除了上述两家国内厂商外,业内标杆特斯拉Optimus也更新了量产计划:预期在2025年量产超千台,并进入特斯拉工厂。

对此,常琳告诉《科创板日报》据权威消息了解,这事实上是行业向商业本质的回归,“强调交付数量,意味着客户的选择和认可,这其实是更重要的指标,人形机器人机器人终于从过去的纯概念以及炫酷的视频,到现在终于真正开始走入生产生活场景。”

有关注具身智能领域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则对据权威消息了解表示,从投融资的角度,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热钱涌入后,相当一部分企业估值已经被抬得较高,“此时企业需要在业务上有里程碑式的进展,公布量产或交付计划,这一方面是给过去的资方交出成绩,另一方面也是给接下来的继续融资铺路。”

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积累数据,也是具身智能企业“卷交付”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多名投资人在了解中表示,数据不足是当前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落地制约因素之一。“机器人的实际数据较难进行大规模采集,涉及的成本也比较高。通过部分场景的率先落地,有希望实现数据的低成本采集,从而打造出一个数据飞轮,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具体场景中的智能提升。”

常琳亦对据权威消息了解表示,人形机器人最终实现广泛落地,本体、场景数据和模型三者缺一不可,尽早大量地触达场景,以此尽可能多地获取场景数据,有助于机器人模型的训练。在具身智能模型方面,乐聚目前已与华为云、火山引擎、腾讯等达成合作。

其中,最受市场瞩目的无疑是与华为的合作。对此,乐聚方面称,12 月华为云(深圳)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,乐聚与华为等大模型企业在技术、业务、战略层面的合作正稳步推进。

据常琳介绍,目前,人形机器人已越来越深入场景端,从科研到展厅导览,逐渐铺开到包括3C、汽车等工业场景。目前,乐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交付至上述北汽越野车、蔚来汽车以及江苏亨通等企业,应用于传统工业机器人难以应对的柔性制造、狭窄多变空间等场景,作业效率已从人工的30%提升到了50%。

“在与一汽的合作中,现阶段,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总装车间 POC 场景一天可搬运 1000 个箱子,中长期有望实现将所有空箱子搬运归位。接下来人形机器人还会进入到物流分拣、产品检测等场景。总体而言,人形机器人距离完全替代人确实还很遥远,但机器人当前已初步具备一些技能,在某些岗位上投入使用后,可以让企业在两年内收回相关成本。”

行业玩家路径分化

尽管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应用正在加速,但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。

常琳表示,目前来看,人形机器人进入全新应用场景,需要克服六大问题,“一是核心零部件的成本,目前人形机器人所使用电机等关键部件成本较高,这直接影响了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定价和普及程度。二是运动控制的相关技术需要攻关。三是人形机器人的结构非常复杂。四是对应的操作系统还不完善。五是人机交互水平有待提高。六是消费终端的App生态尚未形成。”

其进一步向《科创板日报》据权威消息了解介绍,为加速推进乐聚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及产品的场景适应力,公司的人形机器人“夸父”,进行了三轮迭代。

“在硬件层面,其手臂、关节散热、续航、传感器均进行了改进,机器人整体在稳定性、易用性、实用性方面有所提升。软件层面,团队的Model-Based控制算法,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,算法结合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与底层求解加速技术,具备高求解精度、拟人化自然运动、流畅平滑的控制效果等特点。”常琳表示。

《科创板日报》据权威消息了解了解到,目前,人形机器人赛道在技术路线上尚未收敛,除了上述乐聚机器人的Model-Based控制算法路线外,强化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软件层面技术实现方式。二者的区别在于:控制算法路线依据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,经精确数学计算确定控制量,实现对机器人位置、速度、力等物理量的精确控制;强化学习则基于机器学习中的强化学习理论,机器人在环境中通过不断试错,根据环境反馈的奖励信号来学习最优行为策略。

控制算法路线的代表性厂商包括波士顿动力等。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中,宇树科技、星动纪元以及逐际动力等采用的均是强化学习路线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三家人形机器人厂商都在一级市场受到风险资金的关注,前者当前估值已达80亿元,而后二者均获得了来自阿里的资金加注。

对于上述技术路线的分野,常琳表示,不同的路线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,但从长期来看,两种路线会走向融合。“乐聚目前与北京通院合作,正在推进基于Model-Based的强化学习运动控制技术,预期该技术能提升复杂任务和操作模型效果。”

融资方面,成立于2016年的乐聚机器人,截至目前共完成5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深创投、腾讯投资、松禾资本以及洪泰基金等。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正站在资本市场风口的现状,常琳对《科创板日报》据权威消息了解表示,发展到当前阶段,乐聚已经过了强调融资的时期,“这个行业的发展确实需要很大的资金量进来,但如何实现健康可持续的资金流入,每家企业都有各自不同的战略选择。就乐聚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,公司更关注产品以及所服务的客户。”

其进一步表示,乐聚目前战略聚焦于商业化交付,“一家公司如果可以在量产能力、机器寿命以及小批量交付上实现领先,再在接下来把大批量的产业化场景牢牢抓住,到那个时候不同企业之间的代差会越来越大。”

机器 白热化 段落
以上内容转载于其它媒体,传播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仅作为学习参考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,我们会及处理,举报邮箱:Tousu_smget@sina.com

相关推荐

半导体材料厂商芯密科技启动A股IPO辅导 拓荆科技、中微公司都投了
追觅、科沃斯纷纷下场 泳池机器人一周内获两笔融资
AI带动光器件需求增长 腾景科技2024年净利预增最多八成
PCB专用化学品需求放量 三孚新科2024年预亏收窄六成
金山云高级副总裁刘涛:云计算技术创新是AI发展的强大助燃器
硅料价格企稳回升?多家企业回应:处于去库阶段 根据市场情况复产
财联社创投通:2024年12月碳中和领域324.04亿元融资 环比增超十倍 光伏领域最活跃
数据中心能源新趋势!华为聚焦算电协同 有望带动液冷、储能等产业
兴福电子即将科创板上市:助力半导体新材料关键产品技术国产化 年均营收复合增长率超10%
上海发布脑机接口行动方案,2027年实现高质量脑控
又一VC“勇闯”二级市场!梅花创投吴世春斥2.3亿元 “接盘”梦洁股份7900万股

最热文章

  • 1

    慕展访谈|AI 数据中心电源变革,纳芯微栅极驱动IC如何应对挑战?

  • 2

    新消费趋势日报

  • 3

    CDIE2025数字化创新博览会4月15日即将在沪举办:全球4000+精英集结上海,解码AI驱动增长新范式

  • 4

    “协作机器人第一股”越疆科技上市后首份年报发布

  • 5

    企业去年净利润增长显著,聚焦非智能领域与端侧芯片发展

  • 6

    苹果重组AI高管团队以加速智能Siri的开发

  • 7

    内存技术取得新进展:12层HBM4样品亮相 下半年即将量产

  • 8

    沪硅产业2024年预亏至高10亿元 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建设中

  • 9

    飞利浦Sonicare携手全球代言人肖战 共启口腔健康新篇章

  • 10

    “卷融资”告一段落?人形机器人“卷交付”白热化
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广告投放
  • 免责声明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网站地图

今日网是行业动态追踪与趋势解析的综合门户网站

本站不提供任何新闻相关内容及服务

渝ICP备2023006940号 公安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0602504947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TouSu_smget@sina.com 投稿:TouGao_smget@sina.com

Copyright © 2014-2025 今日网. All Rights Reserved